热搜词: 

刘氏家族,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

发布:小编

本文目录

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

1 出自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氏。

裔孙刘累,能驯化龙,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为御龙氏。

此为祁姓之刘。

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士氏,周朝初年,周成王灭刘氏唐国,把唐遗族改封到杜原(今陕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国,最后一任国君杜伯周宣王时无罪被杀,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晋国,隰叔子杜蒍在晋国任士师之职,后以官职为氏,称士氏。

其孙晋国大夫士会因国内动乱出奔到秦国,士会后来又回到国内,但有儿子留在秦国,留在秦国的后裔恢复刘姓。

3出自姬姓。

其源头有二:一说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刘聚,相传为刘累故居,因得名),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形成姬姓之刘。

另说是:东周末年,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儿子到刘邑,号称刘康公。

这两支姬姓刘氏后代均无显族。

4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姓刘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

(1)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刘敬后人也繁衍成刘姓一大支脉。

(2)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为感谢项伯救命之恩,封其为射阳侯,赐姓刘;项伯遗族受刘邦封侯的有三人,也皆赐姓刘。

其后代繁衍成刘氏一大支脉。

(3)东汉舞阳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

(4)宋真宗继位后,因刘皇后从小无亲,为龚美之父收养,真宗赐龚美姓刘,认其为弟。

二、改姓刘氏:

(1)王朗冒名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自立为帝。

(2)安定三水人卢方,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自立为帝,据平凉等地。

(3)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冠。

为刘备义子,改姓刘。

(4)唐代宦官俱文珍,冒姓刘,名贞亮。

(5)北汉君主刘继恩,原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养子,改姓刘。

刘继恩之弟刘继元,本姓何,亦改姓刘,后继帝位。

(6)元末陈友谅败亡后其后代有改姓刘的

(7)明代宦官刘瑾本姓谈,冒姓刘。

(8)留氏改刘氏:后坡刘氏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动荡中易姓为刘;另《清源留氏族谱》载:第三十九世留天禄,泉州路录事,因军情严重,不仕,复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为刘,为本支始祖。

(9)嘉庆年间天理教领袖林清又被称作刘金刀、刘安国、刘林。

三、少数民族刘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刘姓是颇为典型的一例。

(1)西汉初年,匈 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音mo du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

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挛 氏子孙皆姓刘。

十六国时期的汉国建立者刘渊、前赵国建立者刘曜、大夏国建立者刘屈孑(即赫连勃勃)都是匈奴贵族。

还有刘豹。

(2)汉光武帝刘秀子刘辅被封为沛王,其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败于匈奴,被囚于独山下(今辽宁海城县境)。

刘进伯子名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

至其六世孙名刘罗辰者,随北魏孝文帝迁徙洛阳。

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将大部分独孤氏改为刘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独孤姓,如李渊和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成为当时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姓之一。

(3)突 厥沙陀刘姓

①唐德宗时,沙陀人内附,定居于今山西大同一带,长期与汉族杂居,不少人改汉字姓。

沙陀刘氏两度建立政权:后汉(刘知远建立)和北汉(刘崇建立)。

后虽国亡,但以其帝王之尊,皇族后世散居北方各地,成为刘姓又一支脉。

(4)契 丹刘姓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金 代“移喇氏”后人也有改刘姓的。

(“移喇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的满语译音)

(5) *** 刘姓

中国 *** 形成于宋元之间,初无固定姓氏,入居中原后,回、汉杂居,很多人使用汉字姓。

刘姓是从古兰经经名译音"辽艾辽艾"(汉语义为珠宝)转音而来。

明初以后,随着回汉民族间人文交融,内地 *** 普遍使用汉字姓,其中刘姓不少。

元朝将领刘哈喇不花子孙后裔也有融入 *** 的。

(6)蒙古族刘姓

①元代,元仁宗为蒙古族人呼图克特穆尔取 *** 姓名,因其母为 *** ,姓刘,故叫刘汉卿。

②明初,朱元璋推行汉化政策,给一些少数民族贵族赐汉姓,其中赐给蒙古贵族萨尔图姓刘名允信。

(7)满族刘姓

①满族人刘姓始于元代。

女真人写古伦氏迁居中原,改姓刘名国杰。

②清代满族人大量入关,接受汉文化。

康熙、雍正时,八旗子弟纷纷改用汉姓。

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基本与汉族人同化,普遍使用汉字姓,其中有刘姓。

(8)维 *** 族刘姓

维 *** 族刘姓形成于元末明初。

元代在河南为官的 *** 尔族人在元亡后,其后裔多改姓。

刘姓 *** 尔族人现居河南渑池县尚有5 0 0 余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9)高山族刘姓

高山族人本无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赐给高山族七个姓(卫、金、钱、廖、王、潘、黎)。

从日本侵占台湾到台湾重回中国期间,高山族人多依托当地汉族人,认其姓为己姓,据统计共有7 9 个姓,其中有刘姓。

(10)傣族、景颇族刘姓

明初屯田戍边的汉族官兵,其子孙后代与当地民族通婚,逐渐演化为少数民族,但保留原有的汉姓氏。

据近年云南腾冲刘氏收集到的3 5 1 个族谱中发现,有七支刘姓演变为傣族、景颇族。

(11)朝鲜族刘氏。

朝鲜族人口近百万,居住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的鲜族人有80万,其中刘姓人口数量位居30左右。

据了解,在韩国有200多个姓氏,其中刘姓人数排在第三十四位。

(12)京族刘氏。

京族原称为越族,人口近两万,有31个姓氏,居住在广西南疆诸岛,刘姓人口数量在京族中占20%,是这个少数民族的第一大姓。

越南的刘姓有三类,一类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刘姓,一类是越南族人使用汉字姓刘氏而形成的刘姓,再一类就是近代以后移民越南的华侨、华人。

不过,今天这几种不同的刘姓已很难区分了。

刘氏第一代祖先是谁刘开七是刘备第几世

刘氏的祖先是:

1、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4、西汉初年的改姓: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刘氏家族,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图1

5、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改姓: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6、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有独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

姓刘的辈分表怎么排的刘氏家祖堂名为笃敬堂的请连系

刘姓家谱辈分排列表(刘姓是大姓,有很多分之,辈分不同):

1、福建南平一支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2、江苏刘楼一支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3、吉安县富田一支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刘氏家族,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图2

4、赣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刘姓的辈分排列顺序

刘姓辈分排列如下:

开、振、宏、绪、茂、义、耀、儒、传。清、源、启、先、德,甲、第、永、联、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启、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国、焕、文、章。英、贤、定、新、体,齐、国、图、富、强。政、宪、扬、廉、洁,华、宁、乐、同、康。

刘氏家族,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图3

刘姓起源:

中国自古就有刘天下之说,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另外,历史上的刘氏诸侯国也是世界最多,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1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王专业户”。

刘姓作为中华大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的尧帝孙子刘累,而他为何不随父亲姓祁,而改姓刘,目前主要说法是认为刘是他的氏,不是姓,因为上古时期都是母系氏族,因此孩子一般都是以母亲为姓,而父亲为氏的,所以刘累是姓祁,氏刘,名累。

而后来传承下去,又出现了庶子不能以祖先姓为姓,于是就有了很多以祖先名、谥号、字以及氏为姓的分支,刘姓就是其中以祖先氏为姓的分支族人。

以上就是关于刘氏家族,刘氏家族的历史和简介的全部内容,以及刘氏家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好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