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

发布:小编

本文目录

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故事:

公元前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大月氏,在大夏见到了筇竹及木棉布,经询问得知,西亚有一条商路经身毒(印度)通往云南和四川。张骞被囚十年之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禀报了西域诸国的各种情况,并告诉他,汉域版图中的云南及四川同印度、波斯有着商贸往来。张骞推测的这条蜀身毒道(云南、四川通往印度的古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一些学者称作“南方丝绸之路”。但木霁弘和徐涌涛认为,丝绸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大西南同外界商品交易的主体。然而,在西南地区,什么才是这条古道主要的贸易商品呢?木霁弘在采访当地的一个叫松秀清的老人时了解到,中甸还流传着茶会的古老习俗。茶会就是一个以茶为媒,男女青年一块唱歌跳舞的聚会。“既然当时是拉茶赶马的,我们能不能叫茶马之道?”木霁弘后来回忆说。

1990年7月,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王晓松、李林、李旭六个年轻人,拿着从中甸县志办申请来的6000元经费,带着一队马帮,牵着猎狗,从云南中甸北上到西藏昌都,再向东横穿横断山到四川康定,最后回到中甸。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考察结束后,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而他们则被人称作“茶马古道六君子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1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为什么最终成为了千古绝唱

每一年的春初秋末,大队的马帮从雪域高原一路南下,他们翻过一座座大山,趟过一条条江河,最终来到了滇南这茶叶的天国。他们带来了藏区的麝香、菖蒲、藏红花,捎来了沿途买下的松子和核桃,也带来了藏北高原独具特色的风俗和文化。在云南的大地上,来自于藏区的马帮是一股雄性的激流,只有他们才能冲破关山的阻碍,也只有他们才能承受漫长旅途无边的寂寞,将一段段普洱茶的佳话,用双足抒写在横断山的高峰与大谷之间。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2

当年,抵达茶山的藏族马队通常不住拥挤热闹的马店,而是寻找一处宽敞的声坝,用马驮围场下帐,并在其中点燃篝火,就地食宿。夜晚来临,他们常常会围坐在篝火旁拉弦子跳。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3

锅庄、喝油茶、吃糌耙,以此来消除一路的艰辛。这些勇敢、豪爽和侠义的藏胞,每次与茶庄完成交易,使恪守诺言,将大包小包的银元如数扛进茶庄,从不欺瞒,然后他们又将购得的一驮驮的昔洱茶,勒上马背,再一站一站送到遥远的众山之国。冬去春来,一年两趟,浩浩荡荡的藏族马帮每年都要从茶区驮走茶叶三十万斤,而马帮里的那些赶马人,也像辛勤的候鸟,不停地奔波于藏区与茶区之间。数月的艰苦跋涉,他们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人说,于是,对亲人的万般思念以及对世态、对人生的诸多感慨,都化作了空旷而苍凉的歌声,回荡在蜿蜒的古道上。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4

当年,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除了来自藏区的马队外,还有来自滇中的前路马帮和来自滇西的后路马帮。采茶的时节一到,他们就来到六大茶山,将茶山上初制的原茶收购运往茶庄,并不停地往返。一年间,运送到思茅的原茶常常达到三百万斤。然而这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随着公路在云南大地上延伸,渐渐消失,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绝唱。

茶马古道旅游感悟

说起普洱茶,大家都会相当普洱茶的发源地云南,在云南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地方,称为茶马古道,这里对云南的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在很久以前几乎所有的普洱茶都是经过这个地方运出的,也正因为如此云南的百姓都相当喜欢品茶,而今天大家就和我一起重走云南的茶马古道吧!看看这里还有哪些美好的景致。

1、茶马古道博物馆

①关于茶叶

整个博物馆是在原来木氏家族土司的束河院古迹里建设的,是一座珍贵的古建筑,而且这里的整体景观也是相当的气派。

建筑内部设置的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以茶马古道文化、束河当地风俗和普洱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②关于皮革

束河皮匠展览馆里除了展出古旧的皮具诸如皮囊、皮靴、腰包之类,还对皮匠工艺流程有详细的图解说明,对于束河皮匠历史,也有一定诠释。束河皮匠展览馆,对于束河皮革文化的传承,有不小的现实作用。

整个展览厅的皮革产品的陈列的种类非常繁多,一进入大厅即可见识到古今中外的皮革产品,非常的令人震撼不已.

最主要的是看到这些皮质品的时候会发现相当的精致也可以看出祖先们的手艺相当了得。

2、四方街

白天的时候这里比较宁静,到了夜晚这里就比较热闹了,熙熙攘攘的十分热闹,而且晚上的时候还可以体验这里别样的人文景观很是不错。

【关于门票】

茶马古道都是免费景区参观的,不需要门票但是参观的时间是的8:30-18:00

云南茶马古道-普洱在哪里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5

我看见数万只诺邓火腿在时光里静静发酵

千余年前,诺邓就开始凿井熬盐,而盐,曾经是无比珍贵的资源。这个千年古村因盐井而兴盛,曾是茶马古道上万商云集的商业中心,至今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显赫的民居建筑、20余处宏伟的庙宇,可以遐想当年繁盛的景象。而今,无数游人食客踏入诺邓古村,寻访用诺邓井盐腌制的舌尖上的美味——诺邓火腿,延续着诺邓的传奇故事。

诺邓熬盐人

诺邓火腿的秘密,要先从诺邓井盐说起。诺邓古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县城西北约7公里处,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村落,有500余户人家。

步入诺邓古村的第一站就是诺邓盐井,一大一小两个井洞之下的20余米处,据说有10几公里长的甬道,当年的卤工们可以在甬道里穿行。紧挨着井盐的一条小溪里有数不清的鸭子,村民称其为鸭蛋箐,从箐里捡出的鸭蛋滋味已颇像咸鸭蛋。

这里为何会有延续了千年的井盐资源?这就要追朔到白垩纪时期,地质运动使得这里成了内陆海,后来随着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的盐矿,加之地下水丰富,就形成了卤水。诺邓很早就成为熬制井盐的地区,并因出产富含钾的优质井盐而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极为重要的站点,马帮将诺邓井盐带往远方。

诺邓当地人很早就懂得熬制井盐,据说家家户户都会熬盐。如今村里依然有不少熬盐人,杨斌全就是其中的好手,他是诺邓制盐技艺的传承人,他的祖父曾是诺邓盐厂的工人。

“熬盐也熬人,特别辛苦。”杨斌全此言不虚。诺邓古村座落在山谷里,小小的巷道全是青石板铺就,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至今所有物资依然靠人背马驮,用来熬盐的卤水当然也不例外。

雨季之后,盐井里的卤水纯度较好,杨斌全和家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到村口的井盐处将卤水背到半山腰,沉淀24小时。他在家门口打了土灶,巨大的铁锅可以容纳400市斤卤水。熬盐是力气活,也极其考验耐心,要不断打捞水垢、杂质,大火熬煮5个小时后才陆续结晶出盐。

杨斌全细细地将结晶捞出沥干,再用模具制成份量统一的坨坨盐。400市斤卤水经过了10余个小时的熬煮和繁琐的程序,最终能制成15市斤的诺邓井盐。这些优质的钾盐大多被用于腌制诺邓火腿,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做为伴手礼。

古老的诺邓古村

行至诺邓古村那棵300岁的大青树下,已是黄昏时分,三三两两的小学生从古提举司衙门的石牌坊下走过,各家各户传出饭菜香味,浓郁的诺邓火腿香让人垂涎三尺。

在这个以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出名的古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悬挂着一些自家腌制的诺邓火腿。这趟寻找诺邓火腿之旅,我也被村里数不清的古老白族民居深深震撼。"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白族传统建筑布局在这里被完整保留下来。通过颇为考究的木雕门窗,特色鲜明的梁、斗、拱、柱、檐等,可以猜出主人家从前究竟是商贾之家,亦或书香门第。加之独特的地形,屋舍参差错落,户户相连,邻里和谐,古风犹存。

村中的 旅游 打卡地之一“复甲流芳苑”家庭生态博物馆是当地大族黄家第十九代传人黄文光在老宅院上所建。馆内陈列了340余件家族流传的老物件,有乾隆四年的匾额、造型独特的甲马版、宴席用的五格火锅等,可以一窥黄氏大族当年的繁荣。黄文光无比自豪地说:“我们祖上是从福建来此地当盐官的,一共出了4位举人,两位进士,上百贡生。”

云龙县文旅局副局长字学君介绍,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文风蔚然、人才辈出。仅诺邓村,举人、贡生、秀才不胜枚举。仅从几户诺邓人家族谱上查实的贡生就有60余名,秀才则有500多人。诺邓古村近年来 旅游 发展迅速,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级 历史 文化名村后吸引了很多游客;而让诺邓声名远播的则是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一段6分钟长的关于诺邓火腿的影像。而今,诺邓古村里有30多家各具特色的客栈,有400多个床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 旅游 目的地之一,一年四季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探访这个古老的村庄。

诺邓火腿背后巨大的产业链

距离诺邓古村不远处的云龙县诺邓火腿厂,数万只诺邓火腿正在静静发酵。这里有1年份至5年份的诺邓火腿,盐泥火腿已深度发酵5个年头了,空气里弥漫着极其浓郁的火腿香。

早在2003年,诺邓火腿厂就在诺邓古村国营盐厂旧址上成立了。厂长是诺邓人杨伍松,他也是诺邓火腿腌制技艺的省级传承人。起初,厂里每年只腌制七八百只火腿,总销量只有30多万元。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厂里的电话就没停过,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厂里仅存的4000多只火腿很快就销售一空。

市场火热,诺邓火腿厂很快组建了“云龙火腿开发协会”,有26个微型企业和46个会员加入,与176名建档立卡户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党支部+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如今,诺邓火腿厂每年腌制3万多只火腿,普通火腿价格大约在三、四千元一只,品质最高的单只能卖到6000多元,年产值近2000万元。杨伍松心思活络,很早就开始线上销售,产品从整只、上方肉块、三年份生吃片到火腿丁炒饭料、煲汤料都有,价格也从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线上销售占总销量的7成。

诺邓火腿的发展离不开诺邓黑猪的养殖。2003年,诺邓火腿厂建厂同时期,与诺邓相隔不远的长新乡,村民杨娟花也开始带着村民养猪创业,后来成立云龙县长新乡大岩场生猪养殖专业合社。发展至今,合作社生猪存栏2.6万头,出栏商品猪6万头,去年销售收入更是突破9000万元大关,带动当地1657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依靠产业发展脱贫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诺邓火腿产业可谓是云龙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云龙县以诺邓火腿为支撑的生猪全产业链,打造“一县一业”特色产业,云龙生猪产业产值已达4.4亿元,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专心致志养好一头猪、做优一块肉、做精一条腿,坚定不移打造绿色食品牌”的理念下,云龙县正在成为中国特色发酵火腿优势区,山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区,高原地区无公害有机食品品牌打造先行区,成为优质黑猪发酵火腿的数量、品质全国第一的区域。

诺邓火腿的秘密

关于诺邓火腿,杨伍松最早的记忆是童年时祖父给他的生吃片。那时候诺邓虽然家家户户每年都腌火腿,但火腿只在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时才能享用,而且切片非常厚实,往往要比筷子厚,这样才显示出主人家的大方好客之心。每次切火腿,杨伍松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祖父会片出一点给他吃。“嚼在嘴里,那个香味啊,现在都忘不了。”

祖祖辈辈都会腌制火腿,杨伍松1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祖父帮乡邻们腌制火腿,掌握了腌制的技术。这些年来,作为传承人,他也手把手指导当地人腌制火腿的技艺,带出了不少徒弟,最忙的时候,200多人的团队在厂里一起腌制火腿。

杨伍松说,诺邓火腿的选料非常关键,要选择诺邓当地的黑猪,其中又以龙马山一带的黑猪品质最佳,绝佳的气候、海拔条件,纯净的山泉,放养结合的诺邓黑猪生长周期缓慢。诺邓火腿选用的是至少一年以上猪后腿,腌制前要先晾上12个小时,然后撒上当地50度的玉米酒。诺邓火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富含钾元素的诺邓井盐腌制,10公斤的火腿一般要用上8两井盐。如今,诺邓火腿厂一年要用掉10多吨诺邓井盐。上盐需要耐心,双手不断揉搓,每一只火腿要揉搓上数千下,在这个过程中,鲜红色的猪肉渐渐变成暗红色。最后,将火腿平放在木缸内腌15天,期间还要不断翻,使其腌制均匀。

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交付给时间,成千上万的火腿悬挂在阴凉、通风的夯土房里,静静发酵,水分逐渐散发,火腿表面布满霉菌,这一切使得火腿中盐分含量不高,香味越发浓郁。云龙当地的气候尤其适合火腿的深度发酵,气温、湿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理想,是天然的发酵场所。

诺邓火腿的最佳食用年份

一年之后,这些布满霉菌的“丑家伙”就可以食用了,然而,他们最佳的食用时间是在深度发酵的第三年。三年份的诺邓火腿,肉质紧致,颜色成暗红色,可以像西班牙火腿一样切片生吃,滋味绵长浓郁,让人叫绝。杨伍松说,去年有一位俄罗斯的女孩就在厂里一口气吃了6袋生片,第二天又来厂里接着吃。.

杨伍松还将目标瞄准了盐泥火腿,用诺邓独有的盐泥包裹火腿,可以更好地防止火腿脂肪氧化,这大大扩展了储存时间,也增添了风味,诺邓火腿厂的第一批盐泥火腿刚好5年。杨武松说,除了盐泥火腿,目前厂里还计划推出一系列深加工产品,诺邓火腿酥很快就会上线销售。他还计划将云龙县的两个地理标志——诺邓火腿和矮脚鸡这两种优质食材结合起来,做成熟食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云龙的美味。

诺邓火腿的吃法非常丰富,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吃法。带骨的部分,一般用来煲汤,云龙当地人喜欢加上瓜类豆类、干白菜等一起炖煮,滋味醇厚;

贴近骨头的肉是最好的,三年份的诺邓火腿可以切薄片生吃,还可以搭配芥末;

带皮的部分,则可以蒸煮,切成大片,肥瘦相间,香纯软糯;

大理人喜爱乳饼,乳饼蒸火腿,红白相间,营养丰富;

火腿丁的用处也很大,火腿粒蒸土鸡蛋、火腿粒炒饭团也颇受欢迎。

此外,诺邓火腿也往往搭配各路野生菌、野菜、蔬菜等等,往往薄薄数片就能让寻常的菜色有了不俗的表现。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图6

以上就是关于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丽江茶马古道的简介 风景的全部内容,以及传奇家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好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