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

发布:小编

本文目录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推举小中正。中正是评品人才高低的官职,但对于当时人才的调配却有相当大的处置权。这样无疑加上了皇权对于地方的控制,使全国的人才集中到朝廷任职。 显而易见,相对于两汉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它的优势。察举制的确立是在光武元年(134年),察举制是由地方的官吏,经过考察,选拔人才给中央。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度,需要经过举孝廉、茂才、察廉等,人才被选配到朝廷任职,仍需经过统一的测试。 而这种人才选配的制度,到了东汉末年就变得捉襟见肘,自董卓进京之时,皇权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让皇权成为一种摆设,诸侯们各归其主,谁也无法干预谁。 这样很难再实行察举制,况且地方上也是一片混乱,原有的乡村甲制也无法进行,举孝廉更是无法实施,人才的任用已经出现危机。尤其是当时的重武轻文,让地方的世家大族很是不满。在此关键时刻,曹丕采取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更好的缓解了当时的矛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上更有优势。 上文提到了大中正和小中正如何产生,那么中正如何选拔人才呢?就是由中央统一发放人才调查的问卷或者表格,将人才分为九种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大小中正们,会将全国的人才,无论是否出仕,都登记造册,并且详细的记载每个人的年龄、籍贯、才学、品行等。最主要的是要分品第,也就是鉴定他们属于哪一种等级的人才,并且加上评语。小中正辅助大中正,将调查表审核复议,呈交给吏部,再由吏部选择官吏的升迁与罢免。 九品中正制初期,使当时混乱的格局下,人才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标准。其实它也是采取了地方各种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两汉察举制的延伸。但却极大的缓解了世家大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改变任人唯才、任人唯亲的不良习惯。 有利于世家大族举荐人才,最主要是有利于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毕竟大小中正选拔人才时受制于中央,与两汉的察举制相比,由地方向中央提供人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制度,也为曹魏赢得世家大族的支持,统一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选拔人才的改革。 用品第评定的方法来选择人才,其实始于曹操。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荡,曹操对于豪门望族有不少的压制举动。因为曹操并非出身名门而是宦官集团的后人,当时很多世家大族有点瞧不起他。 压制地方豪门望族,就成为必要的举动,曹操破坏朋党交游便是有力的举措。后来曹氏政权把中正官引进来,作为品鉴人物升迁的标准,便是另一大进步。而曹操也经常接受身边的人举荐人才,比如荀彧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等人才。 但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称魏王以后,接纳陈群的建议最终制定的。公元220年(黄初元年),九品中正制被正式提出。《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迎合了曹魏政治军事上对人才的需求。早在曹操时期,就已经颁布了唯才是用的政策,而九品中正制的初期,也更偏向于一个人的才学,尽管世家大族是不能够忽略的。战争的焦灼,国家的动荡,乱世时期已经将九品中正制定型。 九品中正制不同于汉代的察举制,后者往往是针对一个人德才的偏好,中正制则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里的品是依据个人的家世德才、自己行状的一个综合鉴定。一品实为虚位,可以说二品已经算是上等,乃至三、四品仍属于上品。这里的中正品与官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早在九品中正制初期。中正的定品多以乡论为主,中正以郡为基本,其实郡里的中正,才真正发挥作用。而他们又往往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州中正都只是作为总结定性罢了。所以曹魏初期,该制度没能更好的为中央的豪门望族提供更多便利,但到了曹芳后期,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及对于选拔人才的利弊。 州中正的设立,标志着九品中正制进入新的阶段。《晋宣帝集》: 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但到了两晋时期,郡中正由州中正推荐,这与初期由地方官员推荐,有很大的不同,而司徒也正式参与大小中正的选派。也就是说,中央进一步把人才的任用、品第人才的标准,更大程度上收归中央管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 这样的演变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却未能阻止中央的豪门望族窃取大权,伺机扩大其影响范围,发展党羽。他们操纵地方乃至中央的人员调配任用,没有实力的世族,或者说不居官位的世家大族,逐渐被削弱。最终导致朝廷的豪门望族(门阀士族),控制着大权。 最终演变和消亡。 三国魏晋时期,官员的调配任用,偏门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豪门望族的子弟,即使在弱冠的年纪,可由吏部直接选配做官。再不必经过两汉的察举制,这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定型。 《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记载: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然而到了东晋时期,这种制度愈演愈烈,依据相关资料的记载,西晋时期考察192中,约有56人可以入仕做官。而到了东晋时期,209人入选,就有118人可以入仕。再加 *** 豪门望族对于州中正和郡中正的控制,标志着九品中正制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扩大实权的工具,他们只注重门第却轻视才能,发展党羽。这样的演变,已经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皇权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门阀士族实力也逐渐的强大起来。 东晋末年,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摆设。中正任人唯亲,只衡量门第,可以说门第越好,获得的品就越高,寒门士族想入仕,真的是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或者说公有公门,卿门有卿。 总结:九品中正制对于曹魏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出现重新确定了另一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它发展的初期,加强了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剥夺了察举制中州郡长官对于自辟僚属的权利,它的影响和作用都是积极的。 但到了发展的中后期,朝廷的豪门望族,逐步控制州中正,能获得二品的,几乎都是门阀士族。这样名门望族就窃取了官员的任用权,最终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忽视,而豪门望族们也可以借此来发展他们的势力。 到了南朝时期,魏晋间的远祖名位,反而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中正的品第却成为无足轻重的事。北魏初期以及中期未能实行该制度,到了隋唐时期门阀制度逐渐的衰弱,该制度最终消失,最终被科举制度所代替。

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图1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图2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作用:

积极意义是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消极意义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九品中正制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吗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选拔人才的方式: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图3

九品中正制

术语表达:

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推行的官吏选拔制度。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选择部分中央官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品评兼任中正官地区的士人,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供吏部选官参考。九品中正制推行初期,还能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后来则完全看中出身门第,逐渐转化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为门阀士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口语理解:

九品中正制:就是曹魏时,给士人(知识分子)划分等级,划分的标准主要依据才能,兼顾门第(出身),选任部分中央官担任本地的中正官,给本地士人划分成九个等级,吏部根据中正官给士人划分的等级任命为不同级别的官职,这就是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选择的中正官,大都是支持或亲近曹魏家族的人,中正官选拔的士人更有可能支持曹魏政权,利用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巩固曹魏的统治。但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最初的设想,这些中正官利用自己的权力,大都挑选本家族的士人,这种方式扩大自己在朝廷政治中的影响力,从而逐渐形成门阀士族,他们支持政权的的标准是谁更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政治利益,而不再是单纯的效忠皇帝。当门阀士族的势力足够强大时甚至能够废立皇帝。

学者观点

陈金凤:九品中正制肇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延及南北朝,消亡于隋朝。

九品官人法乃至九品中正制主要是曹氏基于现实重振皇权需要的结果。一方面,九品中正制是为了纠正东汉后期以来选拔人才的流弊和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偏差。虚伪的德才标准也是与现实的 社会 政治要求不相符。曹操时代,群雄相竞,战争频繁,曹操急需能得人、敛财、指挥作战的实用性人才,行“唯才是举”政策。只求“治军理民”之才能而不问其德行,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和作用,并不符合统治者的根本的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力图把选举权由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的重要举措。①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②中正比较认真负责,不负责者要受到纠弹。③品第人物能以德才为主要依据,而不专重家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汉后期以来完全由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举而左右地方和中央的窘况。

总之,曹魏政府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建立在维护皇权基础之上的,设置“九品中正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府的统治,考虑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个别阶层或少数政治机关的要求。

当然,九品中正制也是皇权与大族相妥协的产物。主要原因是,从东汉两百年来培养起来的学门大族虽然暂时受到压制,但他们在 社会 上的势力有深厚的基础,也是曹魏政权的重要力量。曹魏要完全废除乡里评定的成法是不可能的。九品中正制尽管有将选举收归中央的企图,事实上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威权从而巩固了门阀统治。魏晋之际,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尽管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但却无力逆转门阀专政的 历史 倾向,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门阀大族的工具。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政治。中正为了本阶层的利益,品人舍弃德才,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甚至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程度。

陈琳国: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选管制度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为九品中正制而无它,一种认为仍然实行两汉的征辟、察举等老办法,第三种说法则是把九品中正制与征辟、察举等并列起来。既不说明孰轻孰重,也不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其名称既不叫“九品官人法” ,也不叫“ 九品中正制” ,而是习称为“九品之制” 或简称为 “九品” 。进入西晋,人们仍多沿用 “ 九品之制” 或 “ 九品” 的旧称,但已出现了“中正九品之制” 的变称。到了唐代, 杜佑始将“九品”与“中正”顺序连称, 由此开启了“九品中正制”这一称谓的先河。

九品中正制既是在汉末察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 历史 条件下创立的一种选官新制,同时也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和注重乡论的旧传统。因为按照汉代选举旧规,人物评价重在考察而非考试,而理论上对人物评价最全面也是最符合实际的,那就是乡论。所以,将中正品第称为。“乡品”,既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九品中正制与汉代察举制度的因革沿袭及其 历史 渊源关系,同时也说明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品评人物仍须考察乡论, 征诸乡评。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士族高据要津,垄断选举,中正定品常常系于门第世资,以致传统的 “乡论清议”被蒙上一层浓厚的门阀色彩,实际上已远非汉代之旧。

张叔宁:出身于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故而,始终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和打击的政策。建安十年, 在消灭了士族势力的代表袁绍集团后,曹操颁布了《破朋党令》,意在杜绝士人交结之风,钳制士人的舆论,以动摇士族的 社会 基础。其主旨在于,彻底剥夺士族豪门选拔官员的特权,从而使士族集团势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东汉以来形成的士族集团,毕竟具有广泛的 社会 影响和深厚的 社会 基础,犹如一株错根盘结、枝叶繁茂的大树,尽管曹操尽一生之力对其进行抑制与打击,但欲想予以彻底之铲除,则无可能。相反,迫于形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 扩大自己的势力,曹操还不得不在打击一部分士族的同时,拉拢与任用另一部分暂时愿意与自己合作的士族。

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公元 220 年), 曹丕终于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意在给士族以政治上的特权,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

九品中正制产生原因之争:

韩国磐认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是由于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腐败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因此,非改不可。曹操求贤诸令,重新确立了选举的原则,也就是选举人才的标准,但怎样达到这个标准, 就需要具体的办法、制度来保证执行,这个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

唐长孺认为,就当时人的说法,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由于经过黄巾大起义之后,人士流移,政府选举无法查考乡闾的批评,因此一方面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另一方面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就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于是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他又进一步阐述,认为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是为了使朝廷选举和名士月旦评统一、朝官保举与乡里清议统一、人士流移与核之乡闾统一,因此,九品中正制既是个创举,又是传统的大姓名士品评人物主持乡议与曹操全部选举政策的继续。

王仲荦认为,曹丕继位为魏王,进一步就要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 持,做好改朝换代的工作,对世家大族就不得不作出让步。当时世家大地主尚书陈群向政府提出“九品官人”的方案,曹丕不加留难地予以通过了。 经过这种方式的妥协,他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游为民认为,我们在寻找九品中正制产生原因时,除时地移迁、渴求人才、集权中央等原由外,应去深入考察在客观情势支配下出现的更为本质的原因。设立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原因,就是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曹氏父子作为皇权的代表,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可是,世家大族势力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使曹氏不得不走回头路,转而和世家大族达成妥协。

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图4

以上就是关于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全部内容,以及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