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地壳怎么形成的,原始地壳的形成时间

发布:小编

地壳怎么形成的

地壳的形成是由于当时离太阳比现在近得多,整个地球被太阳的高热光线照射而处于熔融状态,后来由于在绕太阳公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地球逐渐远离太阳,地球表面逐渐降温并开始凝固,加上各种天外来物降落在地球表面逐渐衍变成现在的地壳。

地壳的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原始地壳的形成时间

地壳的成因主要有三大类假说:地球不均匀积吸说、撞击成壳说和地球成因说。前面两类假说因与愈来愈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记录相矛盾,已逐渐被人们所摒弃,而地球成因说,即地球内部自发过程形成地壳的模型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已有的支持这种认识的证据是:①月球表面古老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证明早期的月壳是岩浆作用的产物,原始地壳应有相似的成因;②在积吸过程晚阶段或其后,地球有足够的能量可使上地幔发生部分或整体熔融,当时地壳出现的范围取决于发生熔融的地幔的规模;③已发现的最古老陆壳的年龄为42亿年,它主要由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组成,已发现这些片麻岩中含有科马提岩和玄武岩(角闪岩)的碎块,其中一些岩块可能是洋壳残留体。

月球高地的月岩具有堆晶结构和均一的成分,年龄也最古老(44亿年),这可作为月球历史早期存在广泛岩浆洋的证据(Taylor,1982),以地球早期具有的大能量为根据,推导地球早期也可能存在岩浆洋,甚至有人估计地球岩浆洋的深度可达100~1000 km以上,其成分被假定为超基性的(科马提岩质的)(Ohtani,1985)。然而,在地球上迄今尚未发现像月球高地那样的地壳,但不论早期地球是否存在过岩浆洋,由于地幔的强烈熔融,最早的地壳可能分布很广泛。

地壳是怎么形成的

原始地球是均匀的固体,它刚刚从炽热的状态冷却下来。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冷却的地球又面临熔融的时刻。导致地球再次熔融的热量,主要来自天空中落下来的微星体。巨大的行星引力往往很大,吸引在太阳系中游荡的微小星体,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尘埃和碎块受到地球的吸引,撞击到地球的表面,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地球的表层温度上升。同时,地球由于整体的收缩,地球内部密度越来越大,压力也增加,导致地球内部温度增高。而地球本身含有的一些放射性元素,比如铀,衰变时放出热量,长期积累,能量也相当可观。

三股热流在地球体内涌动,使刚刚固化不久的地球再次熔化,温度达到1000℃甚至更高。在地下400至800千米处,温度甚至超过了铁的熔点。固体岩石中的铁、镍等金属率先熔化,由于这些元素的密度很大,在重力的作用下,铁、镍形成熔滴,向地心下沉,最终在地心形成了铁镍成分的地核;那些比较轻的岩石物质,比如硅、铝、镁等,向上浮到地表一带,冷却后形成了地壳。在地壳和地核之间的物质形成了地幔。

热量的散失再次让地球凝固,至少在表面完全是固体岩石的天下。今天的地球,正在逐渐变得火热,还是冰冷呢?我们知道,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不过人们常说的地球变暖,主要指地球的大气层而言。对于整个地球,尤其是固体的球体而言,虽然天空中不再有微星空袭,地球也不再收缩,但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是长期的,从地球诞生之日一直到今天。有人做过计算,目前从地球内部流出地面的地热能散失,在10亿年内将使地球的温度降低100℃;而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积聚,可以使地球在10亿年中温度上升200℃。简单地进行抵消计算,地球内部的温度应该是正在增加。古人有“杞人忧天”,害怕天塌下来;今天的我们不必“杞人忧地”,担心大地会熔化。因为温度的上升是极其缓慢的,每上升1℃,都要度过上千万年的光阴。而且地球岩石的导热性很差,热量传到地表又要很长的时间。目前,我们还是先对付温室效应更现实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地壳怎么形成的,原始地壳的形成时间的全部内容,以及地壳怎么形成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