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四郎探母四郎的姓氏是什么,四郎探母

发布:小编

本文目录

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北宋时间,杨家将为了抵抗北国南侵,保家卫国,金刀令公杨继业带领八个儿子,金沙滩一场恶战,死伤惨重。四郎杨延辉流路北国,因为仪表堂堂,被铁镜公主看中,配为姻缘。十五载后,佘太君再披战袍,率军出征,抵抗北国,和北国军营很近。四郎杨延辉知道母亲大人,就在宋营,想法前去探望,见母一面后,回返北国的故事。

     小时候,听说这个故事,我埋怨四郎,不能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何脱离了北国的控制了,为何又重返北国,北国,那可是侵略宋朝的敌人呀!到现在这个年纪,就有了新的理解,四郎杨延辉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汉!

     埋怨杨四郎为何重返北国,为何不能留下来为宋朝效忠。这个观点,前提就是国家培养了你,你理当为国家效忠!但是,杨四郎已经为国家效忠了,杨家七郎八虎的前去赴战,死伤惨重。单说四郎被北国所俘虏,没有投敌卖国,但求一死,可以说,他已经国家献出所有了。是铁镜公主和他喜配良缘,救其性命。从这个角度来讲,铁镜公主是他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杨延辉的前半生报答了宋朝,下半生,就要报答铁镜公主了。

    杨延辉和铁镜公主道出实情后,铁镜公主帮其骗令箭,成就他的心事,见母一面,杨延辉怎能辜负铁镜公主的一片好心,恩将仇报?!更何况,他在北国十五年,已经有家庭孩子,这一份责任和担当,他也需要时刻牢记!

    杨延辉探母以后,回返北国,是最好的结局。他冒死前去宋营见母一面,尽孝道。回到北国,陪妻儿,享天伦。如果他不回北国,其妻子铁镜公主骗令箭,那可是杀头之罪,既使因为她是公主,死罪可免,但是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她会生活北国人的指点,嘲讽和憎恨中,生不如死。

    既使杨延辉铁石心肠,忍心看着和他朝夕相处的结发妻子被杀,或生不如死,他义无反顾回到宋朝怀抱,他还能好好生活吗?杨延辉还生活在15年前的宋朝,他还能和这个新宋朝好好相处吗?换句话说,这个新宋朝,还能接受他吗?作为宋朝,突然来了一个杨家将,生活北国15年了,对其产生怀疑,天经地义,两军阵前,如履薄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呀!再对杨四郎进行一个政治审查,他受的了吗?既使政治审查顺利通过,被委以重任,杨延辉还能胜任吗?他在北国15年,没有舞刀弄枪,研习军事了,业务荒废了。就算是,他在北国,偷偷自学,但是宋朝的人物关系,他是一概不知了,他怎么去获得资源和帮助?将来如果吃次败仗,如有政敌出来大作文章,怀疑杨四郎的忠诚,他是百口难辩,其母佘太君也会受到牵连。有一个类似案例,一个中国军人留在了越南,在越南结婚生子,十几年后,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让他回国,他生活不适应,后来又回去了。这个案例的军人,回到祖国后,没有战争,没有猜忌,仅仅是生活,比杨四郎简单的多,他都不能适应了!

    杨四郎前半生,保家卫国,刀光剑影,为祖国而活,为杨家而活;后半生,夫妻恩爱,幸福和谐,为妻儿而活,是最好的选择!四郎杨延辉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汉!

京剧著名选段《四郎探母》中的“四郎”的姓氏是什么?

京剧著名选段《四郎探母》中的“四郎”的姓氏是什么?

正确答案:杨

四郎探母的意思是

《四郎探母》讲述了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绎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在民间流传。这里单说杨家第四子杨延辉的故事。

(白)本宫,四郎延辉,乃大宋磁州人氏。父讳继业,人称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滩赴会,只杀得我杨家东逃西散。本宫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斩,还将公主匹配。

四郎探母四郎的姓氏是什么,四郎探母图1

韩昌奏道,肖天佐在九龙飞虎谷,摆下天门大阵。宋王御驾亲征,六弟挂帅,老娘押粮前来。我有心过营见母一面,怎奈关口阻拦,插翅难飞,思想起来,好不伤感人也……(泣,唱西皮慢板)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

四郎探母四郎的姓氏是什么,四郎探母图2

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一名《四盘山》,又名《北天门》。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坐宫》是其中一折。

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是小生吗

《杨家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四郎杨延辉,被辽俘虏后,被铁镜公主看上,改名木易,入赘辽族皇室。十五年后,宋辽兵祸再起,佘老太君亲自押运粮草至边境战区。在公主的支持下,四郎夜探宋营,与佘老太君匆匆一聚,随后却又不得不泣别。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的故事?

南宋袁枢在《通鉴纪事本末》中就曾记载了这一故事的原型——辽国开国名相韩延徽。那么韩延徽又是如何由一个汉族名士成为异族名臣,又是如何跟“四郎探母”的故事联系上了呢?我们来看看韩延徽的传奇故事。

01 明珠暗投,才华无处施展

韩延徽出身于出身于官宦之家,其家族韩氏久居于幽州之地,其父亲名梦殷,曾任蓟州(今北京市区西南部)、儒州(今北京延庆城区)、顺州(今北京顺义)三州刺史。幽州之地自“安史之乱”后,常有胡人部落争战不休。韩延徽自幼才名远播,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后又被授予幽州观察度支使。

刘仁恭常怀称雄涿鹿之心,在连年征战中,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在幽州有自己的势力以后,刘仁恭却不思进取,反而广建宫殿,遴选许多美女;并且,他还召集道士,沉溺于丹术之道。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更是与父亲小妾通奸败露后,索性趁后梁军兴兵之时,趁机进攻幽州,囚禁其父。

《旧五代史·刘守光传》:守光逆天反道,从古所无,迨至临刑,尚求免死,非唯恶之极也,抑亦愚之甚也。

蔡东藩:刘守光幽父不道,守文乞师外族,幸得少胜,此时苟得捕获守光,虽诛之不为过,乃对众号呼,愿勿伤弟,以丈夫之义愤,忽变而为妇人之仁柔。一何可笑!卒之身为所絷,死逆弟手,天下之愚昧寡识者,无过守文,而守光之行同枭獍,丧尽天良,且自是益著矣。

韩延徽就是在刘守光的帐下做了多年的“幕府参军”。刘守光残暴昏庸,不得人心,这让韩延徽这一颗明珠蒙尘,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02 出使契丹,深得耶律阿保机赏识

刘守光的残暴统治,迅速引起了负面效应,被晋王李存勖派兵攻打围困却无力抵抗,迫不得已派韩延徽出使契丹,向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求援。

韩延徽到达契丹,在面见耶律阿保机的时候,去拒绝以君臣之礼跪拜,惹得阿保机大怒,将其扣留派去牧马。皇后述律平劝谏说:“韩延徽不失气节,是个贤士,为什么让他受侮辱呢?应该礼遇于他啊!”耶律阿保机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韩延徽召回来,并与之讨论天下大势,发现其才华出众,见解独到。于是,阿保机就把韩延徽留在身边做“谋士”,加以重用。

03 引领契丹王朝走向封建化

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在这个王朝中,被掳来的汉族士民,以及新加入的归附者,他们拥有先进的农耕文化,但是又与契丹游牧传统不一样。如何安置这些人,一度让契丹王朝难以决策。正是韩延徽提出,“建立牙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其业,逃亡者益少”。

这样的措施,相当于在契丹实行游牧、农耕相并行的政策,让百姓得以安定;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加速了契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因此,韩延徽跻身阿保机的“佐命功臣”之一,为辽国政权建立立下功劳。

《辽史》:“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为佐命功臣之一。”

《辽史》:“夫赋税之制,自太祖任韩延徽,始制国用。”

《契丹国志》:“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04 韩延徽探母,难忘中原

后唐建立后,韩延徽看到了中原兴起的希望,离契丹而返晋阳。然而他发现,李存勖并非良主,延徽遂借口探望母亲,毅然逃回幽州。

到契丹以后,阿保机大喜,问其理由。韩延徽以回乡探母为由,来应对。阿保机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他是一个忠孝仁义之人,特赐韩延徽契丹名——匣列,即为“归来”之意,参与决策朝廷内外事。韩延徽在辽国做高官,但始终没有忘本。它不仅托人照顾母亲,还一再承诺会阻止契丹南侵。就这样,韩延徽在契丹任职五十年,对契丹政权建立和运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韩延徽探母这一故事,后来被演绎成杨四郎在两军阵前探母,这包含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一直被人作为汉族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美好愿望,却没想到原型竟然给契丹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四郎探母四郎的姓氏是什么,四郎探母的全部内容,以及四郎探母四郎的姓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