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为什么叫梅雨时节,什么是梅雨季节?为什么叫梅雨季节?

发布:小编

为什么叫梅雨时节

在初夏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的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而该时期就称为梅雨时节。

梅雨季节是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它分别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道以及韩国南部等地,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就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从而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什么是梅雨季节?为什么叫梅雨季节?

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而得名“梅雨”。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很大、气温高,导致衣物容易发霉,故而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

梅雨季节名称的由来

1、“梅雨”之称来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古代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我国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

2、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他曾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名句。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 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3、气象学上,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春夏之交季节转换期间特有的气候现象,可分为典型梅雨和迎梅雨(早梅雨)。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迎梅雨后,雨带常一度南退,此后再次北进而为典型梅雨。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 -25天,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雨带从华南迅速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一带,称为“空梅”。

4、湖北省的梅雨季节通常从6月中下旬开始,近30年里梅雨结束时间为7月9日。 在江南,六,七月多雨的时候,正好是梅子变黄的时节,所以把这个多雨时期叫梅雨。

为什么叫梅雨天气

在初夏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的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而该时期就称为梅雨时节。

梅雨季节是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它分别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道以及韩国南部等地,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就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从而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季节名称的由来

梅雨季节的由来

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会带来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的形成条件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季节的特点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主要出现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梅雨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5-7月份,而不同地区,梅雨季时间早晚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大约是在5月中旬进入梅雨季,6月中旬出梅;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7月上旬出梅,历时差不多20天。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叫梅雨时节,什么是梅雨季节?为什么叫梅雨季节?的全部内容,以及为什么叫梅雨时节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